发布时间:2011-03-12 来源:温瑞安小说
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作者出现了把握不住主题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温瑞安思想自身的交错挣扎所造成,所以小说里的人物命运结尾出现很多草草应付的情况。
我们回过头去看温瑞安在武侠本质探求上的为求深刻和自幼对传统武侠构成元素的抵触情绪,再加上对武侠小说创作态度的商业性屈从,以及当时武侠创作界的境况,这种种矛盾激化在一部小说中,这一个个“英雄”聚集在笔下,作者出现了无处着力的现象,故事后期难有一个圆满而又具有光明意义的收尾。
于是出现了一种大无奈——《群龙之首》。
苏梦枕化做一声叹息舞红袖而归,纯“武”的意象在妖冶阳刚的灿烂中行远。王小石惊起一抹惆怅念挽留不住,真“侠”的光影于天涯海角的远歌中暗淡。
问世间“武侠”为何物?生于斯长于斯消于斯,又有谁叹一声英雄的末路。说英雄,谁是英雄?几人能挽狂澜于即倒?挽也挽不住、留也留不住、醒来却是一舞红袖昨日梦魂中!
“我命由天不由人!”——一声悲叹!披发的狂人指天喝呼,惊了心语,动了英雄。
传统武侠创作大潮随夕而落,黄易驾“双龙”引玄幻于开天辟地,万千读者随潮起潮落变幻游弋目光。岂不由人,挽留不住。
“我命由我不由人!”——嚣张的狂魔挣脱惊涛书生之“百年萧音”,所有苍老象征终归无聊。
传统武侠创作屈从商业,是否也要加进玄幻元素吸引读者?怎生由得“我”?温瑞安真的喜欢玄幻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战神疯了,战神醒了,各路英雄忘却恩怨成一阵线,联手对付这一公敌。他来了、他来了、他也来了,《四大名捕》的代表无情也来了,温瑞安还是小心收拾起诸葛先生等人于模糊中,最大限度将“陈年旧梦”留在回忆里而不被打扰。
《四大名捕》系列曾被摄制成为电视剧而广为流传,电视电影进而一步步进逼小说领域,传统武侠所面临的读者流失境况在此时亦真是“天下大变”,又岂不由天?
“人命由我不由天!”——《说英雄·谁是英雄》故事里各路英雄的命运在真实历史背景和江湖背景的展开下,终究逃不过苍凉,温瑞安于最后的扭曲激情中将这些小说人物命运归属于大无聊、偏离和逃避了小说原有背景,也是一种大寂寞大无奈,真个是人命(人物命运)由我(作者)不由天(小说真实背景)。这是一种放任,这是一种无聊,这是一种妥协,这是一种悲哀。
人命由我?——对于温瑞安这样一位从武侠小说迷发展成的武侠作家来说,他对武侠本质的痴狂热爱和认真探求远远超过金庸古龙,他用激情感性写作,随着金庸超然隐退江湖和古龙一去终将不返,孤独的温瑞安艰难维护着传统武侠旗帜不倒,在汹涌的商业浪潮如逢迎的妓女一样见异思迁时,传统武侠被风吹雨打成空枝零落。怎样挽留读者挽回局面,这也是温瑞安的一个内心责任命题。在没有确切有效解决办法之时,面对眼前风云变幻,温瑞安开始探求传统武侠创作自身一些凋零原因,任何事物的衰落有其外在、更有其内在。
马虎地解决了各路英雄退场问题,整个一部《群龙之首》从头到尾洋洋几十万字只一场大战,真个是“旷古绝今、空前绝后”。有人会说这是“无聊透顶”,也有人会说这是“扯淡之极”,但仔细留意战神关七的影像,会觉察其中融会了温瑞安许多内心纠缠和交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