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1 来源:好小说
三、《原动力》的开拓性与局限性
《原动力》是第一部描写东北解放区的工业发展的作品,已经具有其开拓性。它描写景物的文笔细腻,人物性格比较丰富,语言活泼又能贴合人物性格,这一切都让这部作品拥有同时代来说较高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一切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社会,反映人心,《原动力》正是如此。除了以自身经历为依据,为小说添加明显的自叙传色彩之外,注重细节描写也为小说添色。比如,王永明本想直接回玉带湖,但因为要买一点器材必须去一趟哈尔滨,这里特意解释这器材是 “不可缺少的云母片”,这样既避免牵强的感觉,又做到细节处的细致。再比如,作者描写整修发电厂时,“发电机轴承上翘冰坏啦,歪扭得不像样……用千斤顶来压它,才恢复了原状。螺丝钉锈住不动了,用扳子一转,钉头断掉,钉子便锈住在洞孔里。瞅着是个小事,但是要把钉子去掉,却费了工人们多少心思。”发电电压过大造成燃烧是稍有常识的人们都能设置出的情节,但这种在工业劳动中出现的细小的困难却必须是经过实践和观察才能够发现的,这样的描写更增强小说的可读性。
但是,《原动力》这部小说也有它明显的局限性。每当人物出场,作者似乎等不及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方面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总是率先为他们 “贴标签”,完全不给读者自行总结和评价的机会。不仅如此,作者还习惯给人物的话语 “加标注”: 张大嫂招呼李希贤进屋串门之后,作者解释道: “张大嫂自从加入了工会,当了小组长,在大伙跟前说过话之后,便觉得自己和老爷们平等起来了。说话时总喜欢 ‘你们,我们’地称呼着。”张荣才面对李希贤的挑唆时说: “伪满洲那时代钱多是多一些。”作者紧接着写道: “张荣才现在把满洲国改叫伪满了。”
这样更是切断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联系。此外,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些语言不够准确严密,陈述时有流水账的倾向,有一些情节比较做作,像张大嫂发现老佟是奸细时明明愤怒激动,充满复仇情绪,可在向老孙头揭发时又变得犹豫怀疑起来,反而要再重复描写老孙头的慈爱诚恳才肯让脾气火爆泼辣的张大嫂开口揭发。再比如,王永明将准备破坏人民电业的罪人歼灭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可是在庆祝大会上向不明就里的工人们宣布时,“他的话被一阵突然爆发的鼓掌声所中断”,而不提工人们的惊诧和追问……这些都局限《原动力》的艺术水平。
结语
虽然由于时代、个人思想和个人际遇等多重因素让 《原动力》这部小说有它无法掩盖的瑕疵,然而,瑕不掩瑜。草明先生对工业题材小说所做的贡献,我们必须承认和尊敬, 《原动力》这部中篇小说更因为它的多重特殊性和相对同时期作品来说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参 考 文 献]
[1]草明. 原动力[M]. 上海: 新华书店,1949.
[2]郁达夫. 过去集·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M]. 北京: 开明出版社,1996.
[3]逄增玉.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草明现象”[J]. 文学评论,2012( 5) .